

2018年,各市財政局在財政廳的指導帶領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規范與效率導向,通過頂層發力、上下聯動,實現了PPP工作的統籌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帶動了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活力,提升了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質量和效率。
一、入庫數量和投資額成倍增長,雙雙進入全國前20。
截至2018年底,我省PPP項目入庫總數達354個,較年初新增數量193個,同比增長120%,入庫數量從最初的倒數第二名攀升到全國第13位;PPP項目投資額達2752億元,較年初新增1359億元,同比增長98%,投資額由最初的倒數第五攀升到全國第17位。上述數據充分說明了我省后發優勢明顯,2018年實現了彎道超車,入庫數量和投資額雙雙進入全國前20位,順利完成了年初省政府定下的目標,在撬動民營資本投資補短板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我省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穩健推進PPP項目實施,規范率全國第一。
2018年,我們堅持“在規范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加強規范”的總基調,以規范為主線,實行“凡入必審”的原則,建立PPP項目月度評審機制,開展管理庫集中清理整頓,以整改促完善,加強項目庫規范性管理,確保項目實施質量。我省規范性工作得到了財政部的認可,在財政部關于全國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規范性情況通報中,山西省以91.2%的財承報告規范率列全國第一位。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報告規范率名列全國第一,這是我省PPP項目在數量及投資額雙雙進入全國前20名之后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三、陽曲縣推進PPP工作成效顯著,受到國務院表彰。
為加快各市縣已有PPP項目簽約落地、推進項目落后地區的儲備工作、提升項目民營資本參與程度等方面我們采取了有針對性的項目跟蹤督導,赴實地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2018年初,通過對各市縣PPP工作進行總結評價,陽曲縣在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上主動作為,成效顯著,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受到了國務院的表彰,為全省推進PPP工作樹立了標桿。
下一步,我們將在建立體制機制、完善政策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加強能力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勇于實踐,大膽創新,不斷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有效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帶動我省經濟社會穩步發展。